砝码磁化率对称量的影响 砝码磁化率的概念 磁化率是衡量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的能力的物理量。对于增砣砝码来说,其磁化率直接影响到其在磁场中的行为,进而可能影响到称量的准确性。
砝码磁化率对称量的影响 砝码的磁化率对其称量过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磁场干扰:如果增砣砝码的磁化率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周围磁场的干扰。这种干扰会导致砝码的实际质量与显示的质量不一致,从而影响称量的准确性。 2.附加误差:例如,316L材质的增砣砝码,其磁化率较低,但在强磁场环境下(如靠近电磁搅拌器),仍可能引入0.03mg的附加误差。这表明即使是低磁化率的砝码,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 3.长期稳定性:高磁化率的砝码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因为环境磁场的变化而产生漂移,导致长期稳定性下降。例如,JF-1材质的增砣砝码,其磁化率极低,年漂移量仅为0.001mg,适合高精度的E1级校准。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磁化率对称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低磁化率材料:在制造增砣砝码时,选择磁化率低的材料,如JF-1材质,可以有效降低磁场干扰。 2.磁屏蔽:在砝码内部嵌入铷铁硼磁屏蔽层,使外部磁场衰减率≥90%,从而减少外界磁场对称量的影响。 3.实时监测与补偿:采用三轴磁通门传感器实时监测磁场干扰,并联动天平自动补偿,确保称量结果不受磁场变化的影响。
结论 砝码磁化率对其称量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选择低磁化率的材料、实施有效的磁屏蔽措施以及采用实时监测与补偿技术,都是提高称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称量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增砣砝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