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等级砝码组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18~23) ℃,波动:≤3.5℃/4h;相对湿度:30%~70%,波动:≤15%/4h。 1.3 测量标准:F1等级砝码(1mg~200g),U≤(0.006~0.3)mg ,k=2。 1.4 被测对象:F2等级砝码(1mg~200g),U≤(0.02~1.0)mg ,k=2。 1.5 测量方法: 砝码的量传采用ABBA循环的双次替代衡量法,方法如下: a.开启天平,将标准砝码放在天平的称盘上,稳定后读取天平示值A; b.取下标准砝码,换上同标称质量的被检砝码,稳定后读取天平示值B; c.重复步骤b和a的操作,计算出A和B的算术平均值; d.通过 mct = mcr +mcrC±ΔI×mcs/ΔI sw公式计算出被检砝码实际质量。 2.数学模型 mct = mcr+ mcrC +ΔI×mcs/ΔI sw+mwa 令:F= mcrC 简化后 mct =mcr+ F +ΔI×mcs/ΔI+maw (1) 式中: mct -----被测砝码的折算质量; mcr-----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 ΔI-----天平所指示的被测砝码示值的平均值和标准砝码示值的平均值之差( ); mcs----实测天平灵敏度的小砝码的折算质量; ΔIs----加放mcs后天平示值的变化量; Cw----空气浮力修正因子,C=(ρa-ρ0)(1/ρt-1/ρr); ma-----磁性影响。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以1mg和200g为例。 3.1 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 的评定。 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行评定。 用TG328B天平对1mg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 1.02,1.03,1.02,1.03,1.02,1.03,1.02,1.03, 1.02,1.03 (mg )。 实验标准差为 0.00699mg 检定时以两组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1mg砝码: 0.00494mg 用TG328B天平对200g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为200 000.14,200 000.24,200 000.18,200 000.14,200 000.20,200 000.24,200 000.15,200 000.20,00 000.20,200 000.16(mg) 实验标准差为 。 检定时以两组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00g砝码: 0.0262mg 3.2 由标准砝码引起的不确定度u(mcr)评定 3.2.1标准砝码检定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u(mAC): F1等级的200g砝码: u(mAC)=U/k=0.3mg/2=0.15mg F1等级的1mg砝码: u(mAC)= 3.2.2由标准砝码质量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uinst(mAC): 根据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砝码的质量不稳定度不于砝码质量zui允许误差的1/3。估计为均匀分布,因此 F1等级的200g砝码: uinst(mAC)=  F1等级的1mg砝码: uinst(mAC)= 3.2.3合成后由输入量mcr 引入的不确定度u(mcr): u(mcr)= 因此: F1等级的200g砝码:u(mcr)=  F1等级的1mg砝码: u(mcr)= 3.3 由衡量仪器引起的不确定度uba 3.3.1由天平灵敏度引入的不确定度u(s)评定: 用F1等级实际质量为10.02mg的砝码,在TG328B测得其分度数为100.8,并连续测量十次,测量结果分别为(mg):10.02,10.02,10.04,10.00,10.02,10.02,10.04,10.00,10.02,10.02   3.3.2 由机械天平分辩力引起的不确定度 u(d) 评定: u(d)=  3.3.3由磁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ma)评定 根据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符合F级的砝码,磁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ma)可假设为。 3.3.4由偏载引起的不确定度u (E)评定 根据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规定,此处可忽略。 3.3.4 天平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ba =0.014mg 3.4 由空气浮力引起的不确定度u(b)评定: 通过空气浮力引入的极限误差来评定,采用B类方法行评定。 空气浮力引起质量误差的修正:m0C=(Vt-Vr)(pa-p0)= m0(pa-p0)(1/ pt-1/pr) 查有关资料,福建的空气密度估计为(1.20±0.024)mg/cm3,所以(ρa-ρ0)=0.024mg/cm3 由规程表15可知,因F2等级砝码采用铝质材料制作,其密度为2.7 g/cm3;F1等级采用了不锈钢材料制作,其密度为7.95 g/cm3。所以, 1mg、200g的F2等级砝码,其因空气浮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1mg砝码: m0C=  200g砝码: m0C= 将m0C估计为均匀分布,则200g的u(b)=m0C/ =1.1712mg/1.732=0.6762mg 同理,1mg的u(b)=3.386×10-6mg 4. 合成不确定度uc(mct)评定 4.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表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1mg)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xi) | 不确定度来源 | 标准不确定度(mg) |  | 测量重复性 | 0.00494 | u(mcr) | 标准砝码 | 0.00489 | ub | 衡量仪器 | 0.014 | uba | 空气浮力 | 0.000 003386 | 表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200g)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xi) | 不确定度来源 | 标准不确定度(mg) |  | 测量重复性 | 0.0262 | u(mcr) | 标准砝码 | 0.2440 | ub | 衡量仪器 | 0.014 | uba | 空气浮力 | 0.6762 | 因此,对1mgF2等级的砝码:   =0.016mg 对200gF2等级的砝码:   =0.72mg 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k=2,扩展不确定度U 为,则 200g: U = k×u(mct)=2×0.72mg =1.44mg 1mg:U = k×uc(mct)=2×0.016mg =0.032mg 6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F2级标准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200g:U=1.44mg k=2 1mg: U=0.032mg k=2 备注(非建标内容):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时,zui后的数据偏了,还没改过来,不好意思,所以在下列不确定度验证时我不作计算,请家自己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