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砝码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计量结构,具体为种砝码管理装置,可以通过对砝码盒中内置传感器从而判断砝码盒中砝码的取出,而获得取出的砝码重量,括砝码槽(3),所述砝码槽(3)内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所述砝码槽(3)为多个,每个砝码槽(3)内均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所述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可以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 二。背景技术 对于农贸市场等商业贸易区而言,秤的使用是较为普遍的,为了促交易的公平、诚信,所以在农贸市场等地方会有用于“较秤”的地方,即存在个计量准确的秤,用于客户可以准确称量,防止存在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为了该秤的准确性,市场监督局或其他监管机构会专门定期对这个秤行校准和误差测量,方面可以判断该秤的称量是否存在误差,另方面可以持续该秤的准确性,防止不法商家在其中做手脚。
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对较秤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教程的方法,即采用砝码盒中的砝码对秤上摆放,通过不同的重量的砝码对秤上摆放,从而获取不同的读数显示,由于砝码的重量是标定的,所以若读数显示不同于取出的砝码的重量,则说明该秤存在误差,有些秤并非电子秤,而是台秤,所以通过人工读取读数会存在定的误差,现在逐渐开始普及机器视觉类的较秤方法,即通过摄像头读取台秤读数再与砝码盒中取出的砝码重量行比对,从而判断该秤是否存在误差。 但存在的问题是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对摄像头行调整定位对台秤的读数行获取,但无法对用了多少克的砝码行数据化的录入,这技术是对秤的准确性测量的困境。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这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种砝码管理装置,可以通过对砝码盒中内置传感器从而判断砝码盒中砝码的取出,而获得取出的砝码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砝码管理装置,括 砝码槽,所述砝码槽内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砝码槽为多个,每个砝码槽内均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可以为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为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 作为优选,还括控制器,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可以为具有独立编号的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接触开关。 作为优选,还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砝码管理装置可以对砝码盒中的取 出的砝码信息行获取,从而判断出摆放在秤上的砝码重量,当砝码放回砝码盒后还可以 对砝码信息行获取,通过砝码槽和砝码是对应的关系,以及每个砝码槽中都有独 立编号的传感器,从而获取拿出的砝码的准确重量,同时通讯模块和控制器连接可以实现 说 明 书 将砝码取放信息行传输,而实现远程信息录入和重量校准。 附图说明:1、砝码盒,2、砝码垫,3、砝码槽,4、传感器,5、控制器,31、砝码槽,32、 砝码槽二,41、光电传感器,42、接触开关,6、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种砝码管理装置,括砝码槽3,所述砝码槽3内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所述砝码槽3为多个,每个砝码槽3内均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所述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可以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还括控制器5,所述感应装置4与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可以为具有独立编号的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接触开关;还括通讯模块6,所述通讯模块6与控制器5电连接。 以砝码盒为例,展开说明,如图1所示,砝码盒的结构括砝码盒1和砝码垫2,所述砝码垫2设在砝码盒1中,所述砝码垫2内设有砝码槽3,每个砝码槽3内设有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针对不同的砝码槽的小和型号,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可以安装在砝码槽3的底部或侧壁上,同时用于感知砝码的感应装置4可以为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具有独立编号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5设在砝码盒1中,所述传感器4与控制器5电连接;以独立编号的传感器是以为1、2、3...为编号,每个编号的传感器安装在不同的砝码槽中,由于个小和型号的砝码槽对应的砝码重量是的,所以当1号传感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控制器5收到触发信息,控制器5内对应的1号传感器信号的砝码重量数据行调用,再步通过通讯模块6行数据发送,从而准确获得从砝码槽中拿走的砝码重量和放回的砝码重量。 再例如有些砝码盒的砝码槽3括砝码槽31和砝码槽二32;所述传感器4可以据砝码的小而设计为光电传感器41和接触开关42,所述光电传感器41设在砝码槽31内,所述接触开关42设在砝码槽二32内,所述光电传感器41和接触开关42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和变形,这些改和 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